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以医学美学与美容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为重点的高级学术刊物,是面向中高级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专业人员为主的学术性期刊。本刊专业领域涵盖美容外科,整形外科,美容皮肤科,美容牙科,和医学美容。刊登美容外科、美容皮肤科、美容牙科、美容内科、物理美容、药物美容、中医美容和美容护理等研究和应用。栏目有:临床论著、实验研究、医学美学、经验总结、病例报告、技术革新、综述、讲座,继续教育园地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中国医学美容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657/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657/R
邮发代号: 82-800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1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医学美容杂志;中国医学美容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657/R
- 国内刊号:11-465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眉弓轮廓的三维CT初步测量及分析
目的初步了解中国人眉弓的正常形态,为眉弓轮廓的美容改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三维CT重建技术,对40例正常人眉弓形态结构做立体的定量测定与分析.结果男性在额宽、额高、颅长、眶上嵴突、眶高、上下眶缘之差及耳前鼻根距均明显大于女性(P<0.05),而青年组在前额高、颅长、眶上嵴突、前额角也明显小于老年组(P<0.05).结论眉弓轮廓存在性别差异,并有随年龄增大而前突的趋势.......
作者:许文;陈小平;卢超淼;张林 刊期: 2004- 06
-
双侧颧骨及下颌角截骨整形术矫正方脸畸形
目的探讨矫正方脸畸形的一种新术式.方法针对方脸畸形多表现为颧骨突出合并下颌角肥大的特点,采用双侧颧骨截骨降低加双侧下颌角截骨整形术,1次或分2次手术完成矫治,操作完全在口内进行.结果本组21例,其中12例为1次手术完成,9例为分2次手术完成.术后中面部宽度(双侧颧点间距)减少(15.3±3.2)mm,下面部宽度(双侧下颌角间距)减少(14.2±2.5)mm.伤口均愈合良好,无感染、血肿等并发症发生......
作者:罗金超;归来;张智勇;滕利;牛峰;金骥;夏德林;吴国平;刘剑峰 刊期: 2004- 06
-
舌侧缘瓣修复红唇部缺损
目的采用舌侧缘瓣移植,修复红唇部缺损畸形.方法对11例红唇部完全或部分缺损患者,根据缺损范围大小制备取蒂在舌尖部的双侧或单侧舌侧缘瓣,转移至红唇部缺损区,2周后断蒂,恢复红唇外形,其中有4例为唇部复合缺损患者,先行红唇部以外复合组织的修复,再行红唇部的修复.有4例红唇缺损范围均超过唇全长1/2,采用了双侧舌瓣修复法,其余7例,红唇缺损范围均小于1/2,则采用单侧舌瓣修复法.结果所有病例,舌瓣全部成......
作者:阿地力·莫明;贺多敏;阿达来提·哈斯木 刊期: 2004- 06
-
改良前方牵引器治疗前牙反(牙合)的牙颌面形态变化
目的探讨一种前方牵引器口内固位装置的改良设计,并对用以矫治前牙反(牙合)所引起的牙颌面形态学变化进行评估.方法选择12名年龄8.5~12岁前牙反(牙合)的患者,应用改良前方牵引器进行上颌前方牵引.牵引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X线定位片,行X线片头影测量,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前牙覆盖增加6.55mm,上齿槽座点A点平均前移2.60mm,下颌骨位置后移5.65mm,下颌平面角平均增加1.70°,上......
作者:熊国平;王颖;汪麟;邓莉华;曾群欢 刊期: 2004- 06
-
斑秃11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斑秃的好发年龄、性别分布、诱因、自觉症状、伴随症状与伴发疾病及上述因素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门诊斑秃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男女患者在患病年龄和病情上的差异;比较病情严重程度与自觉症状、伴随症状、精神因素等的相关性.结果共收集患者118例,男64例,女54例,男女比例为1.2:1.0,病情严重程度与性别无关;患病年龄1~76岁,平均年龄(31.3±......
作者:罗敏;黄进华;廖朝晖;文海泉;梁云生 刊期: 2004- 06
-
埋没导引缝合法修复下睑皮肤软组织部分缺损
目的探讨埋没导引缝合法修复下睑皮肤软组织轻中度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埋没导引缝合法将下睑眼轮匝肌肌皮瓣及部分眶肌筋膜韧带悬吊固定于眶外上缘侧骨膜,修复下睑皮肤软组织缺损或矫正下睑外翻畸形.临床应用56例,其中睑袋整形术后并发下睑外翻42例,下睑血管瘤6例,色素痣8例.结果全部病例经切除病变、睑外翻复位后,分离眼轮匝肌肌皮瓣悬吊固定,创面直接缝合.伤口Ⅰ期愈合,无下睑外翻,已有外翻消失,随访3个月至3......
作者:张先安;王原路;罗文福;关少强 刊期: 2004- 06
-
颞浅筋膜瓣包裹高密度聚乙烯-肋软骨复合支架一期耳廓再造术
目的探寻耳廓再造的良好手术方法.方法将高密度聚乙烯耳基架与肋软骨外耳轮形成复合支架,支架采用颞浅筋膜瓣包裹,颞浅筋膜瓣的表面采用邻近皮瓣和皮片覆盖,完成耳廓再造.结果自2000年1月至2003年8月利用该方法对8例先天性小耳进行耳廓再造术效果良好.结论通过该方法行耳廓再造,具备良好的外形和一定的弹性,外观逼真,手感良好.......
作者:王圣林;周君芳;吴建明;赵启明;夏东胜;陆新 刊期: 2004- 06
-
无水乙醇栓塞及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复发性海绵状血管瘤
目的对曾应用铜针留置或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愈后而复发的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探讨一种有效、安全、微创的治疗方法.方法儿童或不能配合者,在氯氨酮麻醉下,先用无水乙醇4~8ml行血管瘤血管内栓塞,继之应用配制的平阳霉素混合液5~10ml缓慢注入瘤体,间隔7~10d进行第2次平阳霉素混合液局部注射,3~5次为1疗程.结果本组6例,均于治疗后半年内血管瘤逐渐萎缩、消退,随访1~5年,无1例再复发,无皮肤坏死、瘢......
作者:高凤山;董继英;杜军 刊期: 2004- 06
-
眉弓下缘切口行上睑皮肤松垂及眉间皱纹整形术
人们随着年龄的老化,上睑皮肤变薄,真皮内弹性纤维减退及眼轮匝机松弛,重力作用下上睑及外眼角皮肤松垂.另外,由于面部表情肌及皱眉肌的动力作用,中年以后开始出现眉间皱纹加深.自1999年以来,我们选择性采用眉下缘切口行上睑皮肤松弛整形,如果同时伴有眉间皱纹明显,亦可利用该切口行眉间除皱术,临床应用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陈平;丁雷;汪立川 刊期: 2004- 06
-
组织工程技术修复皮肤缺损的动物实验
目的探索应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包括皮下组织的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长枫杂交仔猪20只,取腹部2cm×2cm全厚皮肤,酶消化法获取表皮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经原代培养,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分别与30%氧化异丙烯F-127(pluronicF-127)混匀成细胞悬液后,种植于聚羟基乙酸(polyglycolicacid,PGA)形成细胞-生物材料复合物,用于修复自体背部直径4cm皮肤缺损,以......
作者:蔡霞;崔磊;刘伟;曹谊林;关文祥 刊期: 2004- 06
动态资讯
- 1 瘦素及其和美容外科相关的问题
- 2 综合性教学模式在口腔美学修复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 3 医学美容医疗纠纷部分成因分析及防范初探
- 4 儿童整形外科手术时机的选择
- 5 真皮皮下蒂皮瓣环状包绕及牵引乳腺导管矫治重度乳头内陷
- 6 碳化二亚胺交联并肝素化的血管脱细胞基质的组织相容性
- 7 物理疗法在创面治疗领域研究进展
- 8 苯酚化学剥脱术后雀斑皮肤组织的病理变化
- 9 上睑提肌缩短术矫正重睑成形术后皱褶过宽畸形的临床效果
- 10 光动力嫩肤技术的研究进展
- 11 中国整形美容外科的历史和发展
- 12 强脉冲光对大鼠皮肤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 13 Q开关钕∶钇-铝石榴子石激光器两种模式治疗双侧面部获得性太田痣样斑的临床效果
- 14 老年性上睑松垂和下睑袋的美容外科治疗
- 15 Ⅲ~Ⅴ型皮肤800nm半导体激光脱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 16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应用
- 17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瘢痕疙瘩中核心蛋白多糖的表达
- 18 病理性瘢痕与细胞因子
- 19 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的多因素研究现状及展望
- 20 颜面部小创面再生自愈疗法的美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