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以医学美学与美容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为重点的高级学术刊物,是面向中高级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专业人员为主的学术性期刊。本刊专业领域涵盖美容外科,整形外科,美容皮肤科,美容牙科,和医学美容。刊登美容外科、美容皮肤科、美容牙科、美容内科、物理美容、药物美容、中医美容和美容护理等研究和应用。栏目有:临床论著、实验研究、医学美学、经验总结、病例报告、技术革新、综述、讲座,继续教育园地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中国医学美容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657/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657/R
邮发代号: 82-800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1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医学美容杂志;中国医学美容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657/R
- 国内刊号:11-465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Q开关1064 nm激光联合微针导入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微针导入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黄褐斑患者7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28例,采用Q开关1064nm激光和微针导入联合治疗,间隔2~3周,两项治疗交替进行,疗程持续2~6个月;单用微针导入治疗组20例;单用Q开关1064nm激光治疗组22例.观察3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对色斑消褪面积进行测评.结果70例患者中,多数患者每次治疗后黄褐斑的面积、色......
作者:王敏;晏洪波;杨凌云;李其爱;龚雪 刊期: 2015- 06
-
注射外源性生长因子致面部肿物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面部注射外源性生长因子后产生肿物的可能原因和处理方案.方法对17例面部注射外源性生长因子并产生面部肿物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7例中有15例位于颏部,行颏部肿物切除及颏下颈阔肌间脂肪筋膜瓣修复术,另外2例位于面颊部,单纯行面颊部肿物切除,术后抗瘢痕治疗,6个月术后调查满意度.结果17例患者中只有3例可明确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另外14例患者的注射物不知具体生长因子名称.17例切口均愈合......
作者:郑志芳;张益;李筱珺;陈柯 刊期: 2015- 06
-
手术后联合电子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电子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稳定期的瘢痕疙瘩完整手术切除并减张缝合后,在24h内进行瓦里安2300CD电子直线加速器以6MeV电子射线放射治疗,每次剂量4Gy,总剂量20Gy.结果对860例患者进行3~36个月的定期随访,其中痊愈802例(痊愈率为93.26%),有效41例(有效率为4.77%),17例复发(复发率为1.98%),总有效率为98.02%.结论瘢......
作者:乔星;马少林;秦涛;董祥林;高伟成;马娟 刊期: 2015- 06
-
邻近穿支皮瓣修复小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缺损区邻近穿支皮瓣修复小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23例皮肤浅表肿瘤的患者,术前便携式多普勒超声仪在病灶周围探测穿支,供术中参考.尽量在皮肤松弛的部位进行探测.切除病损后皮肤缺损面积1.5cm×2.0cm至5.0cm×4.0cm,均采用缺损区邻近的穿支皮瓣修复创面.结果23例皮瓣全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术后随访3~6个月,外观满意,肿瘤患者在随访期间未发现复发.结论缺损区邻近穿支皮瓣......
作者:刘宁;黄金龙;刘育凤 刊期: 2015- 06
-
两种稀释浓度A型肉毒毒素治疗动力性额横纹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两种稀释浓度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动力性额横纹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3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浓度组53例和低浓度组50例,分别采用50U/ml和25U/ml浓度BTX-A局部注射额部,观察两组的BTX-A用量、治疗效果、疗效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高浓度组BTX-A用量为(45.53±2.05)U,低浓度组BTX-A用量为(25.71±1.74)U,差异有统......
作者:朱麟;孙波 刊期: 2015- 06
-
预见性护理支持对小儿先天性大面积黑痣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支持对小儿先天性大面积黑痣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42例先天性黑痣患儿,依据患者知情自愿原则,按照入院先后次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均为7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并观察两组患儿术后恢复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有20例(28.17%)完全依从患儿,显著高于对照组11例(1......
作者:韩建平;王焱;郑盈;杨庆华 刊期: 2015- 06
-
基质血管组分与自体脂肪混合填充隆乳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基质血管组分(SVF)与自体脂肪混合填充隆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5例受术者于局部麻醉下,采用SVF与自体脂肪混合填充隆乳术.分别于术前、术后行能谱宝石CT胸部三维重建,测量乳房皮下厚度,观察术前、术后乳房轮廓改善和并发症.结果脂肪颗粒注射2次3例,其余均注射1次.术后6个月对注射效果表示满意13例,比较满意2例.乳房皮下厚度术前右侧(11±4)mm、左侧(11±6)mm;术后6个月右侧(1......
作者:郑丽君;赵启明;茅东升;司婷婷 刊期: 2015- 06
-
射频消融与A型肉毒毒素治疗咬肌良性肥大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射频消融和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咬肌肥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6例咬肌良性肥大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完全随机分为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组和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组,每组18例.评价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时咬肌的厚度及并发症.结果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组中,与治疗前相比,右侧或左侧平均咬肌厚度治疗后6、12个月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消融治疗组中,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6、1......
作者:陈刚;黄金龙;张骏;刘育凤;闻可;刘宁;王金明 刊期: 2015- 06
-
鼻唇沟皮瓣在修复面中部皮肤肿瘤术后缺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鼻唇沟皮瓣修复面中部皮肤肿瘤术后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2例面中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缺损,采用不同类型的鼻唇沟皮瓣修复.其中皮下蒂12例,包括单侧蒂7例,单侧蒂中基底为蒂3例,双侧蒂5例;皮肤蒂10例,其中上方蒂6例,下方蒂4例.缺损面积0.5cm×1.0cm至4.0cm×5.0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术后随访1个月至2年,眼、鼻、唇部形态恢复良好,皮瓣色泽、质地与周围组织无......
作者:许瑾;武朱明;余勇;张美峰;张超峰 刊期: 2015- 06
-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顽固性扁平疣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顽固性扁平疣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面部扁平疣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ALA-PDT治疗,对照组仅采用ALA-PDT治疗.若第1次治疗疣体未完全消退,需进行第2次或第3次治疗,每次治疗间隔2周,观察第2周、第4周及治疗结束后6个月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
作者:张幸存;杨宏珍;杨云川;曾永芳;鲁元刚 刊期: 2015- 06
动态资讯
- 1 膨体聚四氟乙烯行鼻基底填充术矫正面中部凹陷
- 2 核心切除联合浅层X线放射治疗耳部瘢痕疙瘩
- 3 无水乙醇栓塞及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复发性海绵状血管瘤
- 4 斑秃与男性型秃发患者的就诊频率调查
- 5 手术加放射性核素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
- 6 CXCR4基因沉默对小鼠黑素瘤的抑瘤效应及器官转移影响
- 7 咨客中心疗法对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患者心理的影响
- 8 扩张耳后乳突区联合双层筋膜皮瓣耳廓再造的临床效果
- 9 健康人长波紫外线小持续性黑化量的测定
- 10 双层褥式加减张缝合法处女膜成形术
- 11 实施四步法眼袋切除术在老年眼部整形中的应用
- 12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Meta分析
- 13 小切口颞部筋膜悬吊联合串珠线埋置的颞部及面颊部除皱术
- 14 微等离子体射频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效果
- 15 隆乳者术前术后心理分析
- 16 应用国产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一例
- 17 二甲氨基乙醇和复方氨基酸溶液对衰老大鼠皮肤胶原代谢和自由基的影响
- 18 吻合血管或吻合血管及神经的游离小肌肉移植实验及临床意义
- 19 乳房体积生物立体测量系统的研制
- 20 三维面部除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