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以医学美学与美容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为重点的高级学术刊物,是面向中高级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专业人员为主的学术性期刊。本刊专业领域涵盖美容外科,整形外科,美容皮肤科,美容牙科,和医学美容。刊登美容外科、美容皮肤科、美容牙科、美容内科、物理美容、药物美容、中医美容和美容护理等研究和应用。栏目有:临床论著、实验研究、医学美学、经验总结、病例报告、技术革新、综述、讲座,继续教育园地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中国医学美容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657/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657/R

邮发代号: 82-800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1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医学美容杂志;中国医学美容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657/R
  • 国内刊号:11-465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4年第1期文章
  • 上睑下垂矫治兼行重睑成形术

    在重睑成形术的美容就医者中,要求行睑裂开大的人不在少数.我们自2006年以来,在行重睑成形术的同时,行上睑提肌腱膜缩短术以达到睑裂开大的目的,术后局部瘢痕隐蔽,效果良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36例,均为女性,年龄19~28岁.均为单眼皮者,眼皮薄,眼眶脂肪较少,眼上方不雍肿,皮肤弹性好,上睑提肌活动度>5mm.睑裂相对正常或偏小,排除中、重度上睑下垂者.二、手术方法上睑皮肤部分切......

    作者:郭耐强;俞积贵;郭子懿;陈宝清;巫兰花 刊期: 2014- 01

  • 注射聚桂醇治疗小儿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临床效果

    血管瘤是小儿常见的良性肿瘤,虽然目前治疗血管瘤的方法较多,但是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和后遗症也较多[1].我们自2009年以来,采用聚桂醇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及血管畸形76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76例,男27例,女49例;年龄小1个月,大12岁,平均10个月.其中头面部血管瘤23例,血管畸形16例;四肢、躯干及会阴部血管瘤9例,血管畸形28例.瘤体大面积10.0cm×12.0......

    作者:陈敏华;刘林勇;高惠珍 刊期: 2014- 01

  • 单体毛囊移植修复胡须稀少

    单体毛囊移植是修复胡须稀少及缺损的先进技术之一.单体毛囊移植时,要根据受术者自身的特点及愿望进行个性化设计,按自身胡须的正常生长方向移植,移植后的胡须随周围正常胡须的生长而生长,因受术者对胡须密度的要求不同,移植后胡须生长的密度也不同.我们对100例男性运用单体毛囊移植技术修复胡须稀少及缺损,结果移植的胡须均生长良好.一、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2008年7月至2012年5月选取24~50岁的健康成......

    作者:李桂海;朱海杰;顾清 刊期: 2014- 01

  • 兔耳病理性瘢痕皮回植术后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表达的变化

    目的通过建立兔耳模型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metalloproteinase-1,MMP-1)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1,TIMP-1)在病理性瘢痕皮回植术后组织中表达的变化,探讨瘢痕皮回植治疗病理性瘢痕的机制.方法建立兔耳病理性瘢痕模型,共分为3组:正常皮肤组(对照组,A组)、病理性瘢痕组(B组)及瘢痕皮回植......

    作者:赵雪莲;苏晓光;张锤;张春莉;张卓男;郑宝恒 刊期: 2014- 01

  • 血卟啉单甲醚声动力疗法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疗效

    目的观察血卟啉单甲醚声动力疗法对兔耳增生性瘢痕(hyperplasticscar,HS)的疗效.方法成年大耳白兔60只,随机分成5组.在声动力治疗第2、4、6、8周分别切取两组瘢痕组织,进行指标检测.结果治疗组可降低成纤维细胞密度、瘢痕增生指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降低胶原纤维的面密度,从上皮化后第4周开始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声动力效应......

    作者:李卫;费剑峰;李晓峰;曲志伟;毕佳琦;成勇;孟庆刚 刊期: 2014- 01

  • 眶颊沟老化特征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通过对眶颊联合区域进行解剖学研究,探讨眶颊联合老化后形成眶颊沟的发生机制.方法选取13具(26侧)10%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其中男9具(18侧),女4具(8侧),年龄22~78岁.应用显微手术器械在10倍的解剖显微镜下逐层解剖眼周,重点解剖下睑眶部和眶外侧,了解并描述各区的解剖学层次,解剖显露眶外侧增厚区,认真记录眶外侧增厚区解剖学位置并照相保存.结果(1)眶外侧区层次:皮肤层、皮下脂肪层......

    作者:杨柠泽;张尧;王志军;邱伟;苏晓玮;贾华锋;石恒 刊期: 2014- 01

  • 瘢痕疙瘩不同部位微淋巴管密度的研究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微淋巴管密度与其呈侵袭性生长的相关性.方法手术切取瘢痕疙瘩10例,根据瘢痕疙瘩的特点将每例瘢痕疙瘩分为浸润部位、增生部位及边缘正常皮肤,非瘢痕疙瘩者的瘢痕疙瘩好发区域的正常皮肤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瘢痕疙瘩增生部位、浸润部位、边缘正常皮肤及非瘢痕疙瘩者的正常皮肤微淋巴管密度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瘢痕疙瘩边缘正常皮肤微淋巴管密度(12.563±1.803)条/mm2,与非瘢痕......

    作者:郭雷洋;曹莫;丁洋 刊期: 2014- 01

  • 皮肤前体细胞研究现状及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价值

    随着先天性、难治性及退行性疾病的日益增加,通过寻找有效的生物治疗方法来促进机体自我修复与再生的再生医学成为了一门新兴学科,而干细胞因其体外培养可以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性而成为再生医学中的热门研究领域.其中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cell,ESCs)能被诱导分化为个体几乎所有的细胞类型[1],为根治很多疑难杂症带来了希望,但随之而来的伦理学问题使其一直颇具争议.值得庆幸的是......

    作者:王思宇;李利 刊期: 2014- 01

  • 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的多因素研究现状及展望

    每年,仅在发达国家,就有上千万人口因创伤或手术后而形成瘢痕.并常见因烧伤、刺伤、擦伤、撕裂伤、手术、接种疫苗等导致的真皮深部受损,从而导致瘢痕的过度生长.引起瘙痒、疼痛和挛缩畸形,还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状况.过度生长的瘢痕在临床上分为两类,即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scar,HS)和瘢痕疙瘩(keloid,KL).由于KL的形成主要与人种和基因倾向性[1]有关,本文将不再赘述......

    作者:尹文洁;梁月琴 刊期: 2014- 01

  • 不明油状填充物去除术二例

    在对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并发症的长期随访研究及临床实践中,发现有些经营单位和美容机构仍在违法使用可疑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奥美定)或不明注射物进行注射隆乳、隆颞等操作.现将我们近期收治的2例特殊病例报告如下.病例1:患者女,39岁,双侧乳腺注射不明油状填充物隆乳1年余,当了解注射物可疑为“奥美定”后,持恐惧心理于2010年10月就诊要求取出.查体:双侧乳房如自身拳头大小,皮肤无红肿、破溃、凹陷、......

    作者:周翔;黎冻;莫海雁;肖翔辕;李静;梁海洁 刊期: 2014-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