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以医学美学与美容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为重点的高级学术刊物,是面向中高级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专业人员为主的学术性期刊。本刊专业领域涵盖美容外科,整形外科,美容皮肤科,美容牙科,和医学美容。刊登美容外科、美容皮肤科、美容牙科、美容内科、物理美容、药物美容、中医美容和美容护理等研究和应用。栏目有:临床论著、实验研究、医学美学、经验总结、病例报告、技术革新、综述、讲座,继续教育园地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中国医学美容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657/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657/R
邮发代号: 82-800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1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医学美容杂志;中国医学美容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657/R
- 国内刊号:11-465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10%硼酸软膏与迪维霜联合外用治疗寻常性痤疮
我科于1999年10月~2000年7月采用10%硼酸软膏(自制)联合迪维霜外用治疗寻常性痤疮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治疗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18~35岁(平均22.4岁);病程半个月~12年。其中粉刺损害者16例,炎性丘疹者14例。对照组20例,粉刺损害者9例,炎性丘疹者11例,所有病例2个月内均未用其他治疗痤疮的药物。2.治疗方法:每日早晚洗面后......
作者:刘万红;谷朝霞 刊期: 2001- 01
-
腋皱襞切口皮下修剪术治疗腋臭
腋臭症是常见病,治疗方法较多,各有优缺点。1996~1999年以来我科采用腋皱襞切口皮下修剪术治疗腋臭症,取得良好效果。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本组36例腋臭症患者,男11例,女25。年龄12~45岁,以年轻人为主,均在门诊一次手术,同时行双侧腋部的治疗。2.手术方法⑴手术体位:备皮后,两上肢外展固定或两上臂上举外展、曲肘掌心向上置于枕后,使腋部充分暴露。⑵术前设计:用龙胆紫沿腋毛边缘画线作为腋部......
作者:周翔;刘庆丰;韦强 刊期: 2001- 01
-
新材料和药品在皮肤磨削术中的应用
自1905年Kromayer首次应用磨削术治疗皮肤病以来,此法在治疗皮肤表浅性损害方面已得到了广泛应用,磨削术所用的机械设备和材料药品也不断更新,使得此项技术在临床应用中日臻完美,临床治疗效果也显著提高。一、临床资料1999年1月~2000年11月,共为82例实施了磨削术。其中面部天花或痤疮后遗留的凹陷性瘢痕36例,前臂自残性烟头烫伤瘢痕12例,疣状表皮增生16例,疣状痣2例。皮指腺痣4例,雀斑1......
作者:盖君 刊期: 2001- 01
-
先天性重唇畸形的手术治疗
先天性重唇畸形临床上比较少见,我科自1980年至今共收治9例,应用局部成形术进行修复,效果满意,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1例,年龄小17岁,大30岁。9例均为上唇畸形,其中单侧者2例,为左上唇畸形,双侧者7例。9例均否认外伤、手术等病史,自诉发病龄小5岁,大为15岁,体格检查可见其中1例并有右额部单纯性葡萄酒色斑,大小为2.5cm×1.5cm,余8例未发现合伴其它先天性畸形。术后9例切......
作者:朱世泽;刘祖民;王朝阳 刊期: 2001- 01
-
改良的上下穹窿加深眼窝再造术
眼窝狭窄的治疗方法,目前仍是以手术为主。通过皮片移植扩大加深,形成新的结膜囊。但以往的手术方法,为了皮片易于成活,同时防止皮片收缩,需要把皮片固定在眶骨上。这样往往创伤较大,操作复杂。我们从1994年以来,通过应用埋没导引缝合针和埋没导引缝合法,加深上下穹窿,再造眼窝,为结膜囊狭窄,上下穹窿过浅,不能放置义眼的患者,改善其眼部的容貌缺陷。报道如下。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自1994年3月~1999......
作者:王原路;程宁新;李森恺 刊期: 2001- 01
-
改进的旋转推进瓣法修复单侧唇裂40例
我院1987年至今整复单侧完全性唇裂80例,其中1987年至1993年,40例单侧完全性唇裂经三角瓣法整复后的调查,发现大多数患者不同程度地出现患侧鼻翼低平、患侧上唇的厚度及唇高不足,做表情运动时,双上唇不协调。而1993年至今采用改进的旋转推进瓣法修复上旋转下三角瓣功能性整复单侧完全性唇裂4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一、手术方法1.定点(图1):在健侧唇峰处定点1,人中切迹处定点2,在健侧裂隙的唇......
作者:王文科;罗森 刊期: 2001- 01
-
组织工程骨修复兔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化骨修复骨缺损实用价值。方法将自体成骨样细胞即刻种植在胶原包埋的聚羟基乙酸(PGA)基质材料上,然后将该复合体或单纯基质材料移植到兔颅骨的一侧全层骨缺损区,作为实验侧Ⅰ或实验侧Ⅱ。对侧设对照,不作任何植入。将40只新西兰兔分别于术后2、6、8、12w处死,标本行大体组织学检查,X线摄片及灰量测定检查。结果术后2w实验侧I缺损区可见骨小梁形成,且各期成骨面积明显优于实验侧Ⅱ及对照侧,......
作者:艾玉峰;熊猛;郭树忠;王飏;柳大烈 刊期: 2001- 01
-
预构皮瓣的临床应用
预构皮瓣是按治疗的需要,不受血管分区限制,将非轴型皮瓣供体人为地转化成为轴型皮瓣的一种手术方式,在没有轴型血管的供区先用手术的方法将知名的血管移植于其下,或将皮片移植于含有丰富血管的组织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血管化后,再按轴型皮瓣移植,大大地增加了皮瓣的面积,改变了皮瓣的厚度,丰富了手术的方式。预构皮瓣作为整形外科的一项新技术,解除了局部原有的解剖结构对皮瓣设计的束缚,创造出所需的皮瓣和复合组织,经过......
作者:胡勇;李健宁 刊期: 2001- 01
-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应用进展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Skintissueexpansion,STE1976)是通过增加置入皮下扩张器内的容量,对表面皮肤产生压力,使其产生“额外”皮肤,利用新增加的皮肤转移覆盖创面。STE为烧伤、创伤瘢痕、肿瘤、缺损的修复重建增添了新的较为满意的方法,是整形外科领域里程碑性的进展[1]。一、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基础研究1.扩张后的组织学变化:皮肤经过一定容量的扩张后,局部面积增加。扩张表皮细胞的有丝分......
作者:张作峰;刘立强 刊期: 2001- 01
-
下颌角肥大口内外入路截骨矫治6例
下颌角肥大,面部不协调,影响美观,给患者工作和生活带来一定不良影响,心理压力较大,多要求手术矫治[1]。而以往口内入路行下颌角骨质去除,截骨不彻底,而外入路皮肤切口往往留有瘢痕。我院1993年至今,采用口内外联合入路下颌角截骨治疗下颌角肥大6例,经随访1~2年,效果满意。一、临床资料本组6例,女4例、男2例。5例为双侧下颌角肥大,1例为右侧下颌角肥大。6例均无局部咬肌肥大。术前X线片,均无其他异常......
作者:刘开东 刊期: 2001- 01
动态资讯
- 1 扩张胸三角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面部瘢痕的临床效果
- 2 多孔高密度聚乙烯置入联合耳甲软骨移植鼻尖成形术
- 3 改良腋窝皱襞切口术根治腋臭
- 4 电磁场促进下肢美容增高区骨愈合的临床观察
- 5 皮肤深层组织缝合固定法治疗内眦赘皮
- 6 皮肤移植的系统论思考
- 7 带蒂表浅肌肉腱膜系统筋膜瓣在面部除皱术中的应用
- 8 烤瓷熔附金属在前牙修复中的美学应用
- 9 强脉冲光优化脉冲技术治疗颜面各部位毛孔粗大效果分析
- 10 鸡蛋内膜在唇裂术后创口应用体会
- 11 睑袋整复术进展
- 12 应用埋没导引针裂侧大翼软骨悬吊法矫正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
- 13 波动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皮瓣移植修复囊腔型褥疮术中的应用
- 14 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的多因素研究现状及展望
- 15 胸部扩张后带蒂皮管修复颏部瘢痕的临床效果
- 16 脂肪抽吸术的安全性评价
- 17 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度和中度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
- 18 皮下激光介入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疗效
- 19 先天性睑内翻的个性化术式治疗
- 20 两级递进式提紧浅表肌腱膜系统除皱术